万丰优丝占
所属分类:
产品咨询:
产品描述
一、适宜种植区域
适宜在湖北省(武陵山区除外)、湖南省(武陵山区除外)、江西省、安徽省、江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浙江省中稻区、福建省北部稻区、河南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;在湖南省稻瘟病轻发区作迟熟晚稻种植;在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、晚造种植,粤北稻作区作单季稻种植;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;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南稻作区作早、晚稻种植,桂中稻作区和桂北稻作区除全州、灌阳、兴安、灵川之外的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;在江苏省淮北中籼稻地区种植。
二、种植季节
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,建议4月20日至5月10日播种。在湖南省作迟熟晚稻种植,建议6月10日至20日播种;广东省、广西壮族自治区、福建省根据当地习惯适时播种;广西壮族自治区桂北稻作区晚稻种植应在6月20日前播种;在江苏省淮北中籼稻地区种植,建议5月20日至6月10播种。
请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习惯,结合本品种特性,选择合适的播种时间,以穗期避开高温和低温危害为宜。
三、主要栽培措施
1、长江中下游一季中稻
(1)适时播种。育秧移栽每亩大田用种量0.8~1.0千克,每亩秧田播种量10千克左右;稀播匀播,培育多蘖壮秧。浸种时注意种子用“咪鲜胺”等消毒处理。
(2)移栽:水育秧秧龄25天左右移栽,宽行窄株栽插为宜,栽插株行距16.7厘米×30.0厘米,亩栽插1.3万穴左右、每穴插2粒谷苗、基本苗7.5万左右。
(3)施肥:施足基肥、早施分蘖肥,主茎幼穗分化3期左右酌施穗肥,每亩需纯氮12~14千克,氮、磷、钾比例1︰0.5︰1.1。一般大田翻耕前每亩施45%的复合肥40千克左右作底肥,移栽后5~7天每亩施尿素7~9千克、氯化钾5千克作分蘖肥;主茎幼穗分化3期左右每亩施尿素3~5千克、氯化钾7.5千克作穗肥。
(4)管水:深水返青,浅水分蘖。每亩总苗数达16万左右应及时排水晒田,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层,若遇到高温或低温天气,可以灌深水护苗;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,后期切忌断水过早。
(5)防病:病虫害防治要“以防为主、防治结合”。秧田在秧苗3叶期和移栽前2天分别喷施对口农药防治秧田稻蓟马、稻飞虱等,可有效减轻大田前期的病虫害。大田注意防治稻瘟病,及时防治二化螟、三化螟、稻纵卷叶螟、稻飞虱、纹枯病、稻曲病等病虫害。
2、湖南省及相同生态区
(1)适时播种,秧田亩播种量8.0千克,大田亩用种量1.5-2.0千克,秧龄25天以内。种植密度20.0厘米×20.0厘米,每穴插2-3粒谷秧,亩基本苗8万左右。
(2)基肥足,追肥速,中期补,氮、磷、钾结合施用,适当增加磷、钾肥用量。
(3)深水活蔸,浅水分蘖,及时晒田,有水壮苞抽穗,后期干干湿湿,不脱水过早。
(4)注意防治稻飞虱、螟虫、稻瘟病、白叶枯病、稻曲病等病虫害。
3、广东省及相同生态区
控制秧龄(早造25天、晚造20天以内),早施重施分蘖肥,增加有效分蘖数;特别注意防治白叶枯病。
4、江苏省淮北中籼稻地区
(1)适时播种。一般建议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。大田一般亩用种量1.75千克左右,浸种时注意种子用“咪鲜胺”等消毒处理,播种前建议用拌种剂拌种。
(2)除草。播种后1~2天、秧苗3叶1心期和分蘖期选用对应除草剂及时除草。
(3)施肥。施足基肥、早施分蘖肥,主茎幼穗分化3期左右酌施穗肥,每亩需纯氮10~12千克,氮、磷、钾比例1∶0.5∶1。一般大田翻耕前每亩施45%的复合肥40千克左右作底肥,播种后18天左右每亩施尿素6~8千克、氯化钾5千克作分蘖肥;主茎幼穗分化3期左右每亩施尿素4~6千克、氯化钾7.5千克作穗肥。
(4)管水。深水返青,浅水分蘖。每亩总苗数达17万左右应及时排水晒田,孕穗抽穗期保持浅水层,若遇到高温或低温天气,可以灌深水护苗;灌浆结实期干湿交替,后期切忌断水过早。
(5)防病。病虫害防治要“以防为主、防治结合”。秧田在秧苗3叶期和移栽前2天分别喷施对口农药防治秧田稻蓟马、稻飞虱等,可有效减轻大田前期的病虫害。大田根据当地病虫预报,及时防治稻瘟病、二化螟、三化螟、稻纵卷叶螟、稻飞虱、纹枯病、稻曲病等病虫害。尤其注意防治稻瘟病。
四、主要性状
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,全生育期131.2天,比对照丰两优四号早熟4.3天。株高108.3厘米,穗长24.8厘米,每亩有效穗数17.4万穗,每穗总粒数211.1粒,结实率86.3%,千粒重23.8克。米质主要指标:整精米率65.0%,垩白度1.0%,直链淀粉含量17.0%,胶稠度71毫米,碱消值6.8级,长宽比3.3,达到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标准一级。
在湖南省作迟熟晚稻栽培,全生育期118.2天,比对照天优华占短2.1天。株高109.0厘米,亩有效穗18.6万穗,每穗总粒数197.0粒,结实率77.4%,千粒重22.8克。米质主要指标:糙米率80.3%,精米率73.9%,整精米率68.6%,粒长6.4毫米,长宽比3.3,垩白粒率4.5%,垩白度0.5%,透明度1级,碱消值6.0级,胶稠度82毫米,直链淀粉含量18.0%,稻米蒸煮食用感官评价80.5分。米质综合定级为部颁标准二级优质稻。
在广东省作早造种植,全生育期122~127天,比对照种五丰优615长2~3天。在粤北作单季稻种植,全生育期107天,比深两优870短9天。科高97.9~105.8厘米,亩有效穗16.0~16.6万,穗长21.9~22.7厘米,每穗总粒数166~172粒,结实率83.7%~85.6%,千粒重22.0~22.7克。米质鉴定为部标优质2级,整精米率60.0%~65.3%,垩白度0.1%~0.8%,透明度2.0级,碱消值4.8~6.9级,胶稠度68~82毫米,直链淀粉13.7%~16.5%,长宽比2.9~3.1。
在江苏省淮北中籼稻地区种植,全生育期133.7天,比对照丰两优四号早熟10.8天;株高104.6厘米,每亩有效穗17.3万,每穗总粒数218.1粒,结实率86.4%,千粒重23.5克。米质理化指标根据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(武汉)2021年检测:整精米率69.3%,胶稠度74毫米,直链淀粉含量16.9%,长宽比3.2,达到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标准二级。
五、适应性
2019、2020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试,两年平均亩产687.64千克,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5.15%;2020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681.5千克,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4.70%。抗性: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4.6、4.4,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,白叶枯病7级,褐飞虱9级,高感褐飞虱,中感稻瘟病,感白叶枯病,抽穗期耐热性强。
2019、2020年参加湖南省潇湘联合体晚稻迟熟组区试,两年平均亩产626.3千克,比对照增产5.4%。2020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554.6千克,比对照增产3.5%。抗性:叶瘟2.9级,穗瘟4.3级,稻瘟损失率3.0级,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.3,白叶枯病5.0级,稻曲病5.0级。
2019、2020年早造参加广东省区试,平均亩产分别为484.58公斤和523.47公斤,比五丰优615分别增产6.80%和8.33%,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,增产点比例分别为91.67%和90.91%;2020年早造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548.73公斤,比五丰优615增产6.89%;日产量3.97~4.12公斤。2020年参加粤北单季稻品种表证试验,平均亩产560.42公斤,比深两优870增产1.13%。高抗稻瘟病,高感白叶枯病,耐寒性中等。
2020-2021年经绿色通道品种区试,两年平均亩产673.2公斤,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8.0%。2022年参加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672.2公斤,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10.8%。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鉴定: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,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.75,中感稻瘟病、白叶枯病,感纹枯病。
信息来源: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500号、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告2021年第43号、湘农告〔2021〕5号、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公告2023年第12号。